连铸保护渣的加入操作
发布时间:
2022-01-01
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结渣保护性能的优劣与结渣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国内外钢厂连铸生产实践证明,即使所选结晶器保护渣正确,如果不正确使用,也会出现铸坯质量问题。向铸模内添加结晶器保护渣时,结晶器保护渣必须均匀分布在铸模内的钢水面上。浇筑中发生钢水浇面波动、偏流、停止铸造及其他故障时,应采取相应措施。下面一起了解下连铸保护渣的加入操作。
一、连铸保护渣的投入操作
1、加入炉渣的操作步骤
(1)加渣工具的准备,加渣工具如下。
拉渣棒:拉渣棒主要作用于去除铸模内的大渣圈,粘接时还具有探索壳确认壳的运行的作用,可以使用金属质的氧烧管和木条。 关于涡流系统的液位监控系统,需要木质打捞炉渣棒,关于其他系统的液位监控系统,可以使用氧气燃烧管,很实用。
炉渣匙:用于装入更换铸模内的炉渣、捞炉渣时取出的炉渣。
渣耙:向铸模内添加保护渣的工具。 对于涡流系统的液面水平监视系统,为了不干扰信号,也使用木质的推测耙子。
簸箕:用于更换铸模内的渣,放入捞渣时捞出的渣。
2)连铸保护渣注意事项
1 )铸模的液面发生异常变动时,在液面稳定之后添加结晶器保护渣。
2 )请勿将模具粉末直接按压在铸模角部。
3 )取出炉渣块或炉渣圈时,要慢慢拾取,以免钢水缠绕炉渣。
4 )打开中包时,保护渣必须浸在钢液面上,浸在喷嘴的分流口后再放入。
5 )在浇注结晶器保护渣过程中发现异常,消耗量过低时,必须进行更换炉渣的操作。
6 )认真加入或薄薄地加入炉渣为好,保证熔融炉渣层上总是覆盖着新的炉渣材料。
二、“黑”渣操作
所谓“黑”渣操作,是指向铸模内的钢液面连续投入足够的保护渣,防止保护渣表面“红色泄漏”。一般来说,残渣的表面要求为灰色(表面温度约400)而不是红色(表面温度约800),脱出焰不高,约20mm。一般液渣层厚7-15mm,原渣层厚15-20mm为宜,不宜常搅拌保护渣,这只会保护渣的三层结构,不利于保护渣的作用发挥。
目前,中国连铸大多采用手动加渣的方式加渣,但要勤加、少加、均匀加渣,每次加渣的间隔不要太长。对于浇注中的碳钢和其他对裂纹敏感的型钢,使用凝固温度超过1100的保护渣时,需要特别注意添加保护渣。铸造速度低时,由于钢水的热量低,保护渣的表层会提早冷凝。 为了提供更有效的隔热,最好使用凝固温度低的保护渣。厚度为40-50mm毫米。
三、浇注时的炉渣保护操作
连铸机投入时,中包的投入钢流大小必须合适。这是为了不破坏铸锭,也不要翻铸锭破坏堵塞的材料。另外,为了确保技术要求的出苗时间,在操作时必须注意。
1)在铸钢液面上升的过程中,习惯性地关闭塞棒1-2次,保证出苗时间在30-90s之间。
2)铸模内的钢水达到规定的高度(通常距上口70-100mm )时,在确保出苗时间的条件下,铸造机启动钢坯和振动装置。起步速度按工艺规定执行,通常为0.3-0.6m/min。
3)浸入式水口出口被钢水淹没后立即加入保护渣。
连铸保护渣刚浇出来时,结晶器内的钢水散热很快,加入结晶器保护渣后还会吸收大量热量,有可能在钢液面上形成壳。此时,用矿渣螺丝刀轻轻搅拌,明确壳未形成时,可以用通常的方法加入结晶器保护渣。请注意钢液淹没浸入式水口的侧孔时会有炉渣。
相关新闻
扫一扫手机浏览

洛阳泰纳克高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
400-880-7095
销售(微信同号):18695992058
联系:0379-69755886
地址:河南省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双湘路南段
邮箱:tnkinstrument@163.com